舞團:波修瓦劇院芭蕾舞團 ( Bolshoi Ballet )
編舞:尤里.格里戈洛維奇 ( Yuri Grigorovich ) 依馬利斯.佩提帕 ( Marius Petipa ) 版本改編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帕威爾.克里尼切夫 ( Pavel Klinichev )
樂團:波修瓦劇院交響樂團 ( The Bolshoi Theatre Orchestra )
舞者:
妮娜.卡普索娃 ( Nina Kaptsova ) 飾演瑪莉 ( Marie )
亞爾喬姆.奧夫查連科 ( Artem Ovcharenko ) 飾演胡桃鉗王子 ( Nutcracker Prince )
拍製時間 / 地點:2010 年 / 莫斯科波修瓦劇院
購買地點:美國亞馬遜
若說馬林斯基的伐伊諾能所編舞的《胡桃鉗》是夢裡的粉紅聖誕,波修瓦由格里戈洛維奇操刀的《胡桃鉗》就是白雪聖誕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版《胡桃鉗》是在2010年12月19日,波修瓦先做線上直播的演出,之後才將這場演出的影像製作成影碟發行於世。
雖然是不同人所編,但波修瓦這版《胡桃鉗》其實還是跟馬林斯基有雷同之處,像是第一幕的男孩依舊是女扮男裝,還沒變身成王子前的胡桃鉗娃娃也請小蘿蔔頭粉墨登場,跟著兩位大姐姐一起表演,也是很有趣。
這張《胡桃鉗》女主角是妮娜.卡普索娃,現在是波修瓦的首席舞者,男主角是亞爾喬姆.奧夫查連科,波修瓦躍起中的兀鷹,這對金童玉女的搭配,無論技藝還是容貌都非常讓人賞心悅目。
再來談談卡普索娃,2011年新升任首席的她,是個人認為現任波修瓦首席中三大虎將之一 [ 另兩位是麗質天生難自棄的絲薇特蘭娜.札哈洛娃 ( Svetlana Zakharova ) 與遠走加拿大,不知何時回歸的絲薇特蘭娜.盧金娜 ( Svetlana Lunkina ) ]。
第一幕既結合少女的青澀半熟,又有小女孩天真爛漫的可愛,演技極為到位,到了第二幕裡,又像發條與齒輪組合成的機械表,有種難以言喻的獨特質感,變奏嫻靜而舒適,雙人舞又振疾如風,非常有自己特殊味道的一位舞者。
尤其是這版《胡桃鉗》,胡桃鉗王子與瑪莉的雙人舞舞蹈設計有各式托舉加上群舞相襯,更具可看性。而撐起卡普索娃的胡桃鉗王子:奧夫查連科極為年輕,當時才24歲,2009年後逐漸擔綱重要舞劇角色,成為波修瓦陣中躍起的兀鷹,在舞劇裡面,服飾一身紅,總是從容不迫,梁羽生筆下的有位主角名字很適合拿來形容他:飛紅巾,他們倆的搭配十足上乘。
只是比起男女主角亮麗的演出,其他人乃至於編排就有些貧弱了,這在第一幕尤為明顯,小丑、洋娃娃再到小黑人三段獨舞,男玩偶是有機械感,然覺乏力道,原本的黑奴代之以雙人舞,少了份剛烈熱血,多了份趣味沒錯,但是舞蹈編排也覺未徹底發揮音樂跟舞者的樣子。
鼠輩和阿兵的決戰簡化成胡桃鉗跟鼠王釘孤枝,少了少女解救的戲碼。第二幕要出現的眾多人物,在此事先登場,與馬林斯基版本相較,這版更側重個人的演出,群舞的戲分被削弱很多,比方說在第二幕裡面自雪花之舞以降,便純由這些角色以雙人舞的方式撐起演出,未有其他群舞舞者在台上相襯,於是偌大舞台,總感空虛。
這些舞蹈中義大利舞輕麗明亮,是為箇中翹楚;阿拉伯舞風格最為詭譎獨特;茶之舞則嫌弱;蘆笛之舞則還用上道具,算是特色,但不是很喜歡這作法。
至於兩段重要的群舞之一的雪花之舞,與馬林斯基相較,帶有波修瓦特有的野性之味,激烈地彷彿大風時吹起雪花的,然後燈光也幫了不少忙,沉浸在藍色之夜,其中也參入將在第二幕出演的諸多角色,是其最明顯的特色。
《胡桃鉗》裡面另一個著名段落:花之圓舞曲,依照服裝、舞蹈及陣式變化給人的感覺,與其說是群花,勿寧說是雪花在冬夜緩緩隨風,攝影上也能徹底捕捉群舞的魅力,不容錯過。
這版《胡桃鉗》體現了波修瓦的高水平,算是2000年後錄製的《胡桃鉗》最值得收藏的,雖然中間有著舞台太空闊的毛病,然不掩瑜,尤其是看到卡普索娃跟奧夫查連科這兩位男女主角的風華盡現,更是值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