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附庸風雅、又好聲色犬馬;必然班門弄斧、無疑野人獻曝。

BloggerAds

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精靈寶鑽》:通往壯麗的峽谷前,有佈滿荊棘與碎石的小路要通過。

作者: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 (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
譯者:鄧嘉宛
出版日期:民國93年12月30日
出版社:聯經

《精靈寶鑽》是托爾金花費數十年寫作跟校對,描述「中土世界」的一連串故事,可惜直至他去世,仍未定稿,最後才由他的兒子克里斯托夫.托爾金將這些草稿編輯及出版。內容起於「獨一之神」:伊露維塔創世,迄於魔戒與第三紀元,大部皆為「魔戒」之前的久遠時代所發生的種種故事。

不過《精靈寶鑽》並不是容易上手的小說,因為托爾金以極其嚴謹的筆法敘述世界的種種,比方說精靈的族系,在分裂之後,有往西方者、有居住在中土大陸者,前者又依先後來到而有不同名稱,名稱除有自稱、還有另稱,更別提領導者與其創建基業,此間積累,導致名詞異常繁多,如譯者鄧小姐所言,美麗的精靈文翻譯後經常變成一長串既無意義又難記的怪名稱,即使附錄增加了精靈的支系與族系圖表,讀來也不見得輕鬆多少。


此外《精靈寶鑽》是敘述中土大陸洪流般的歷史,規模異常巨大,所以最好配合地圖,書本身有附一張地圖,不過不太能應付所需,一些西方的島嶼,未在地圖顯示,像是維拉的居所:阿門洲還有努曼諾爾島等等,此外故事中亦涉及地理的變動,附圖無以呈現變動前的樣貌。

《精靈寶鑽》的寫作經常是冗長的敘述文字,不太有人物對話,即使有,也是深沉嚴肅,風格因此較像一本歷史書,而不是習慣上的「小說」,讀來當然是非常硬梆梆


而無論是精靈、矮人、英雄還是人類,其實一切悲歡,大抵是緊扣著貪婪與欲望,精靈被自己創造的奇珍異寶給著迷;努曼諾爾人,原本在維拉教導下近乎完美的文明,因為愈來愈無止盡的欲望,從愛好和平變得暴虐好戰,更開始企求永生,最終帶來王國與文明的毀滅。


還有對於命運的一種無力感,比方說諾多精靈的費諾家族,在東渡前的預言他們將永遠流離失所並一無所有,此後故事發展皆印證預言所述,份量之重,綿延後代,不得解脫。


《精靈寶鑽》亦讓中土世界種族的起源與設定圓滿不少,比方說精靈雖得埃努喜愛,本質上也較像埃努,但必須一直活到時間結束之日;人類雖然在這世界上找不到安息,但能有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品德,也不受限於伊露維塔所預定的萬物命運,可以在死後超脫於世界。


因此從依照書中所言,死亡是一種解脫跟禮物,人類也有選擇善惡跟超脫於世兩種自由,雖然這是以生命短暫為代價,人類以為死亡是恐怖跟絕望,其實是米爾寇迷惑下的產物。


此外《精靈寶鑽》亦對中土大陸其它種族起源做了詳細解說,可一窺矮人、樹人以及半獸人的由來,從這些創造故事中,就可以了解到精靈與矮人間的情仇根源。

最後譯者在序中有提到,《精靈寶鑽》系列故事本源於《舊約聖經》,其實從創世過程也可知道,就是《聖經》翻版,此外努曼諾爾人的消亡也很像諾亞方舟。故有興趣者,可以再翻閱,應該有另一層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