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不可能的任務4: 鬼影行動》:器械之利、場景之闊、動作之多,仍難掩飾劇情貧乏的一面
導演:布萊德.柏德 ( Brad Bird )
編劇:喬許.亞普爾鮑姆 ( Josh Appelbaum )、安德雷.納梅克 ( André Nemec )
配樂:麥可.吉亞齊諾 ( Michael Giacchino )
演員:
湯姆.克魯斯 ( Tom Cruise ) 飾演伊森.韓特 ( Ethan Hunt )
傑瑞米.雷納 ( Jeremy Renner ) 飾演布蘭特 ( Brandt )
賽門.佩吉 ( Simon Pegg ) 飾演 班吉.唐恩 ( Benji Dunn )
寶拉.巴頓 ( Paula Patton ) 飾演 珍 ( Jane )
上映日:2011/12/15 ( 台灣 )
續集電影要成功,從原有元素中化出新意是其一,或者保守一點,謹記之前的成功要點,繼續發揚光大,《鬼影行動》就是屬於後者。
《不可能的任務》系列,脫胎自老牌諜報動作影集《虎膽妙算》,登上大銀幕後,原本的諜報成分變成像胡椒鹽一樣,少少地灑在電影主菜裡,轉而成了著墨於動作元素的刺激冒險電影,而這個系列也就變成阿湯哥的耍帥個人秀跟招牌,當然本片也不脫離這個公式。
片中執行任務時,用上很多新奇的道具:影像投射布幕、附加磁場遙控履帶車、吸附牆壁手套、傳送影像功能之隱形眼鏡、未能使用的面具製造機、一堆平板電腦跟那台超帥跑車,不管是功能跟造型,每一樣都絕對能牢牢吸引觀眾目光,。
場景則從一開始的匈牙利布達佩斯,再到莫斯科監獄跟克里姆林宮,接著是中東杜拜,最後是印度孟買。動作場面當然是預告中出現的杜拜塔攀爬,還有潛入克里姆林宮、沙塵暴中的飛車追逐戰以及最後立體停車場搏鬥對決,列舉的這些部分,在視覺上已經可以滿足要享受刺激的觀眾了。
但是這些加料配菜,仍然無法掩蓋主線劇情的單調跟漏洞,前面先說反派鈷藍很神秘,但接下來得到機密情報就如撥個查號台一樣輕而易舉,接下來鈷藍的意圖跟行動幾乎一目瞭然。主線劇情上,女幹員珍因為片頭布達佩斯的事,還是要來一場老梗復仇記,並且還得有無可避免的養眼場面;布蘭登進入電腦機房時,雖然致敬了第一集的經典場面,但是劇情描寫上又以搞笑起始和終結,總覺得浪費這角色原有的深度,況且要惹人發笑,小組裡面已經有一位班吉了,不是嗎?
賽門.佩吉演的角色班吉在第三集就已經出現了,角色本質在先天上就有討觀眾喜歡的部分,不管是緊張時會嘮叨,還是場面台詞的安排,這種甘草性格,足以使人印象深刻,他也發揮恰如其分,是除阿湯哥外,不僅是最能吸引觀眾的角色,也是角色塑造最好的一位。
講到角色塑造, 鈷藍使惡動機雖然新奇,但形塑空洞而薄弱,只曉得是個聰明的狂人,就沒了,執行其末日計畫的部分也是漏洞甚多,鈷藍有能力在克里姆林宮安上炸彈,卻沒辦法分辨密碼賣主;發動核彈攻擊時,只有博士和部下兩個人執行,連賣主莫露小姐都有超過此數的護衛了,而且部下戰力又很可疑,最重要的是他也知道 IMF小組還沒被擺脫或殲滅,如此輕敵,計畫失敗真的是不意外。而另一位反派女殺手莫露,也就是比花瓶好上一點,不僅顯現不出冷血或是精明強悍等特質,還在一場報仇式決鬥中消耗掉,套用凱薩的話就是:「我現、我打、我掛。」
追殺韓特的俄國幹員,智力等級更是連包心菜都可以贏過,不管是直接把人帶走,還是認真一點看待韓特的跳樓,醫院的那場逃脫就不會成功了,俄國官方指派他追捕韓特,只能是陣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嗎?反正這是好萊塢電影的通則 ( 或是弊病 ) 之一: 原本貌似很強的外國幹員或軍人 ,一旦在主角面前,馬上就弱化成跟童子軍沒什麼兩樣。認真覺得即使把這角色精簡掉,也幾乎不會影響到劇情發展。
整部看下來,給 IMF小組造成麻煩的並不是反派的陰謀、人員或是模糊的情報、局面,而是地理疆界跟環境因素,就像杜拜塔的高度或像是鋪天蓋地的沙塵暴。
本片作為一部刺激動作片是及格了,作為假期娛樂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並不意味著它會是讓人回味再三的一部作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