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附庸風雅、又好聲色犬馬;必然班門弄斧、無疑野人獻曝。

BloggerAds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虛擬偶像》( S1m0ne ):人心的瘋狂就跟宇宙大小一樣,沒有極限。

《虛擬偶像》( S1m0ne )

導演:安東魯.尼柯 ( Andrew Niccol )
編劇:安東魯.尼柯 ( Andrew Niccol )
配樂:麥可.尼曼 ( Michael Nyman )
演員:
艾爾契諾 ( Al Pacino ) 飾演維多 .崔倫斯基 Viktor Taransky )
瑞秋羅勃茲 ( Rachel Roberts ) 飾演席夢 ( Simone )
薇歐娜瑞德 ( Winona Ryder ) 飾演妮珂安德絲 ( Nicola Anders )

安東魯.尼柯,這位以《千鈞一髮》( Gattaca ) 這部科幻勵志片名動江湖的劇作家與導演,既有《千鈞一髮》、《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 還有《軍火之王》( Lord of War ) 等普獲讚譽的作品,但也有評價不若的《鐘點戰》( In Time ) 《虛擬偶像》,不過其實《虛擬偶像》跟《鐘點戰》一樣,是有地方需要修飾,但絕對不到糟糕的地步

劇情描述維多 .崔倫斯基是一位過氣導演,他很想要東山再起,但是難搞的大牌女明星妮珂.安德絲卻一氣之下退出他的新戲的演出,這也粉碎了他想要重出江湖的夢想。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The Faber Pocket Guide To Ballet》:值得一有的芭蕾舞入門書。

《The Faber Pocket Guide To Ballet》

作者:黛博拉.布爾( Deborah Bull ) 與路克金尼斯 ( Luke Jennings )
出版社:Faber and Faber


作者黛博拉.布爾是前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這本書雖然僅是薄薄兩百餘頁的小書,但體例齊備,資料量也詳盡豐富,精進芭蕾知識當然再適合不過,加上如書名所指出的,本書是口袋書的大小,表演前帶出來惡補一下也很不錯。


體例上,一開始附有 Glossary of Ballet terms:簡單扼要地提出一些芭蕾的義大利文專有名詞,並予以解釋。


接著以時間為軸,介紹不同時期芭蕾的發展、特色與代表性舞劇,從浪漫芭蕾一路亙穿至現代與後現代芭蕾。


比方說最先是浪漫芭蕾,依照浪漫芭蕾的知名編舞家與其舞劇有哪些做分類。舞劇依照編舞家進行歸納,先對編舞家的生平與功績做介紹,再介紹其舞劇,這些舞劇會列出編舞家、編曲家與首演日期地點,加上 Plot Notes 以及View from the wings,可說非常非常詳盡的介紹。


Plot 描述的是舞劇故事情節;Notes 是介紹這齣舞劇背景資料,含音樂舞蹈等特色及發展等等;View from the wings 則是以作者是舞者的過來經驗寫成,提供專業與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齣舞劇,也很有意思。


本書的舞劇介紹,可以涵蓋台灣看得到的現場表演網路上看得到 DVD跟影像,對於芭蕾有興趣的人,可別錯過這本書。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天鵝湖》-波修瓦劇院芭蕾舞團 ( Bolshoi Ballet )

舞團:波修瓦劇院芭蕾舞團 ( Bolshoi Ballet )
編舞:尤里.格里戈洛維奇 
( Yuri Grigorovich ) 依馬利斯.佩提帕 ( Marius Petipa ) 與列弗.伊凡諾夫 ( Lev Ivanov ) 而編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亞爾吉斯.朱萊提斯 ( Algis Zhuraitis )
樂團:波修瓦劇院管弦樂團 ( Bolshoi Theatre Orchestra )
舞者:
愛拉.米哈里科 ( Alla Mikhalchenko ) 飾演奧潔塔 ( Odett ) / 奧德莉 ( Odile )
尤里.瓦蘇琴科 ( Yuri Vasyuchenko ) 飾演齊格飛 ( Siegfried )
錄影地點 / 年分:波修瓦劇院 / 1989
購買地點:亞馬遜


每支舞團都有屬於自己特有的表演個性:馬林斯基劇院是優雅、巴黎歌劇院典麗、波修瓦則應冠以野性,這點不光從舞者舞步速度及高度,還有演奏的樂速也聽得出來,而影響舞者表現風格的,據說便是波修瓦劇院宏大而壯麗的舞台



《屍樂園》( Zombieland ):有笑有淚兼快意,溫馨又颯爽的奇妙活屍片。

《屍樂園》( Zombieland )

導演:魯賓.弗萊徹 ( Ruben Fleischer )
編劇:列特.里斯 ( Rhett Reese ) 與保羅
.威尼克 ( Paul Wernick )
配樂:大衛.沙帝 ( David Sardy )
演員:

傑西.艾森柏格 ( Jesse Eisenberg ) 飾演哥倫布 ( Columbus )
伍迪哈里遜 ( Woody Harrelson ) 飾演塔拉哈西 ( Tallahassee )
艾瑪史東 ( Emma Stone ) 飾演威奇塔 ( Wichita )
艾碧.貝絲琳 ( Abigail Breslin ) 飾演小石頭 ( Little Rock )
上映日:2009/12/31 ( 台灣 )


比起看別人殺殭屍或是被殭屍殺,我喜歡的是都自己來,如打打《惡靈古堡》,所以不是很喜歡看活屍片,所以看這部片純粹是為了艾瑪.史東而來,不過看完之後,非得好好推薦這部片。
某日,活屍就這麼莫名出現了,愛打魔獸的主角哥倫布歸納出一些法則而活了下來,前面還有示範演出這些法則怎麼運作,在孤獨地回家旅程中他碰上了外表兇惡內心仁慈的美式硬漢,然後一齊被一對迷人姊妹花騙了兩次,丟了車跟面子。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最終神諭》:構想依舊不賴,但有些部分失焦。


作者:詹姆士.羅林斯 ( James Rollins )
譯者:李玉蘭
出版日期:民國101年05月28日
出版社:尖端

這是西格瑪中隊系列小說的第四本,這故事從羅馬帝國征服古希臘前夕的阿波羅神殿女祭司起始,延續到蘇聯國安會 ( KGB ) 接手納粹德國的秘密實驗。

冷戰時期,蘇聯秘密進行的心靈實驗,成為後世小說題材,一如納粹德國的一票秘密武器計畫,比方知名遊戲《紅色警戒》中的大反派尤里,便是個好例子。 


不過隨著冷戰結束,美蘇和解共生,書中也跳脫美蘇政權與主義路線之爭或是傳統秘密邪惡組織,改由一個更合理化的對手:科學家私下往來的聯盟「傑生」。「傑生」研究的是自閉傾向,但在特定領域有驚人天賦的兒童,但是其中有一派人,想要藉此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先知,並企圖藉由動亂蠱惑人心。


場景自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印度貧民窟再到俄羅斯車諾比,規模其實不減前作,不過中間蒙克帶領小孩逃亡的戲是氣氛稍悶且冗長了,畢竟對話不管是在社交還是小說裡都是重點,偏偏小孩卻是自閉症,對手是獸類,皆無以言語溝通。


而對於解謎元素,比前作減弱,而更側重動作場面,而角色描寫上正方女角伊莉莎白柏克與兩位反派賽維娜與尼古拉斯的形塑都比較呆板。前者作用是帶出她父親的研究,後者大抵是因對孩童壓榨之故。


而最後在車諾比跟卡拉恰伊湖 ( Karachay ) 祕密基地正反兩方傾軋時,感覺寫的有些急促,彷彿要趕緊帶到結尾樣子。

所幸結尾還堪稱不錯,因為預告了一位老面孔又會出現,不知新作又會有什麼火花呢?總的來說,比起前面三本,《最終神諭》深度較為不足,然冒險動作程度未曾稍減,還是值得好好閱讀。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胡桃鉗》-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 ( Mariinsky Ballet ) 1994年版


舞團: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 ( Mariinsky Ballet )
編舞:瓦西里.伐伊諾能 ( Vasily Vainonen ) 依馬利斯.佩提帕 ( Marius Petipa ) 版本改編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維多.費多托夫 ( Victor Fedotov )
樂團: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 ( Orchestra of the Mariinsky Theatre )
舞者:
拉莉莎.列日妮娜 ( Larissa Lezhnina ) 飾演瑪莎公主 ( Masha the Princess )
維多.巴拉諾夫 ( Victor Baranov ) 飾演胡桃鉗王子 ( Nutcracker Prince )
拍製時間 / 地點:1994 年 / 聖彼得堡
購買地點:嘉義光南

這是所有影碟收藏中,最早的一個,是高二時候買的,其實看包裝也知道這是 VCD 的版本,在藍光普及化的今天來看,真是時代的眼淚。不過即使 VCD 已是昨日黃花的玩意時,這一版的地位可未曾稍減。
瓦西里.伐伊諾能編舞這一版的特色就在於第二幕裡的粉紅場景,粉紅程度連 2012 年發行,由亞麗娜.索莫娃 ( Alina Somova ) 主跳那版《胡桃鉗》也未及。由於適逢聖誕節又是在聖彼得堡主場演出,當然也出動了瓦加諾娃的學生演出,不過與 2012年那版《胡桃鉗》不同之處,是第一幕主力仍為正規舞者擔綱,對於馬林斯基死忠者,應該更能滿足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神鬼第六感》( The Others ):霧聚時人生煩悶,霧散時人有疑問。

《神鬼第六感》( The Others )

導演: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 Alejandro Amenábar )
編劇: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 Alejandro Amenábar )
配樂:亞歷山卓.亞曼納巴 ( Alejandro Amenábar )
演員: 
妮可.基嫚 ( Nicole Kidman ) 飾演葛莉絲.斯圖爾特 ( Grace Stewart )
上映日:2001/10/19 ( 台灣 )

劇情描述在二戰期間,英倫海峽上的小島上一間獨棟宅第,有一戶家庭,男主人查爾斯隨軍出外打仗,女主人葛莉絲在家守候並照顧兩個孩子。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四海兄弟》(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情義同山河,總會變色。

《四海兄弟》(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

導演:塞吉歐.李昂尼 ( Sergio Leone )

編劇:塞吉歐李昂尼 ( Sergio Leone )
配樂:顏尼歐莫利克奈 ( Ennio Morricone )
演員: 
勞勃狄尼諾 ( Robert De Niro ) 飾演麵條 ( David 'Noodles' Aaronson )
詹姆斯伍德 ( James Woods ) 飾演麥克斯 ( Maximilian 'Max' Bercovicz )
伊莉莎白麥高文 ( Elizabeth McGovern ) 飾演黛博拉.吉莉 ( Deborah Gelly )
塔絲黛薇爾德 ( Tuesday Weld ) 飾演卡蘿 ( Carol )
上映日:1984/02/17 ( 美國 )

我後悔看這部片,後悔太晚看。


《四海兄弟》的格局跟氣魄,從時間可見一斑,從禁酒令時期貫穿至七零年代,故事闡述主角群從不打不相識的街頭小混混如何長為一干叱咤風雲的黑道份子,然後又怎麼橫生裂痕,最終面對各自懊悔卻已無可挽回的人生路。


這部片長229分鐘,長到需要兩張 DVD,中間還要放個中場休息,是平生觀影所僅見,但是絕對不會沉悶。主因配樂、演員、場景與故事都縈繞著滄桑無奈的基調,然又富有緊張的場景。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破處女王》( Easy A ):瘋狂、迷人、趣味和意義並行不悖。

《破處女王》( Easy A )

導演:威爾.格拉克 ( Will Gluck )
編劇:伯特.羅亞爾 ( Bert V. Royal )
配樂:布萊德.西格爾 ( Brad Segal )
演員:
艾瑪.史東 ( Emma Stone ) 飾演歐莉芙 ( Olive )
亞曼達.拜恩 ( Amanda Bynes ) 飾演瑪莉安 ( Marianne )
史丹利.杜奇 ( Stanley Tucci ) 飾演迪爾 ( Dill )
派翠西亞克拉森 ( Patricia Clarkson ) 飾演蘿絲瑪麗 ( Rosemary )
上映日:2010/12/31 ( 台灣 )

認識艾瑪.史東這位傑出女演員,得歸功於她演出了《蜘蛛人:驚奇再起》裡頭的關.史黛西,表現得落落大方,又兼有頭腦與勇氣,讓人見識她獨到的魅力跟演技,所以也才去翻出她之前的作品來看

《破處女王》是部YA片,但其特色在於擺脫傳統故事架構,有著非常新鮮的故事與敘事方式,更有一干演技派演員鼎力相助。


《路西法密碼》:幾近純粹的動作冒險記事。

作者:查爾斯.布羅考 ( Charles Brokaw )
譯者:王如欣
出版日期:民國101年10月02
出版社:晶冠出版社


這是《亞特蘭提斯密碼》的續集,語言學專家湯瑪斯.羅爾茲博士又被麻煩找上身,在歐亞交界之城:伊斯坦堡被綁架跟追殺,飛車追逐跟灑子彈當然是少不了,這一切都是為了聖約翰寫下的《極樂卷軸》。

《路西法密碼》主軸牽涉到《極樂卷軸》破譯,但是怎麼翻譯的過程僅存於前半段,拿到手後就沒有再描寫,主要篇幅是一連串動作與逃脫戲,當然這還是很刺激,但是似乎違逆了書名裡的密碼二字。

不過值得稱許是在破解修會前人留下的線索時,羅爾茲的想法概念,這段寫得很不錯,算是可以彌補《極樂卷軸》破譯問題的盲點。

至於反派韋伯斯特的陰謀,簡單明顯,只是既然扯上中情局來幫忙,細節跟手法可以更精細跟俐落些。

主角的描寫比較前作《亞特蘭提斯密碼》來說,是較為平板雖然一樣是雙女主角,但是伊斯坦堡大學的教授歐林琵雅,沒有起到太大輔佐作用;愛爾蘭共和軍出身的克麗娜,其實就是《亞特蘭提斯密碼》的娜塔莎翻版,只是在這裡面,前半段兇悍,後半段則幾乎只提供護衛功能,還有偶爾跟歐林琵雅互嗆一下。

此外在羅爾茲取得後續古物的過程也令人愕然,感覺是篇幅有限,要趕緊收尾一樣,面對最終決戰,一切又歸於上帝之旨意跟榮耀,又落入《亞特蘭提斯密碼》的巢臼,即泰半時間寫實,突然插入一個超現實之物,使風格不齊。

總結,大部分閱讀起來依舊暢快,可惜在收尾部分做的不算好,整體上仍可以讀讀看。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亞特蘭提斯密碼》:清爽無負擔的有味輕食。


作者:查爾斯.布羅考 ( Charles Brokaw )
譯者:王如欣

出版日期:民國101年03月30日
出版社:晶冠出版社

《亞特蘭提斯密碼》劇情描述埃及亞歷山卓出現一個神秘鈴鐺,上面有未知的文字,這引來梵蒂岡秘密組織亟欲搶奪,因為這關係到教會保守已久的秘密:亞特蘭提斯。而一個英俊多才,以翻譯《閨房樂事》出名的頂尖語言學家湯瑪斯.羅爾茲,和兩個女人:金髮有腦的英國記者雷絲麗跟紅髮善戰的俄國督察娜塔夏,三個人就這麼陷入一場古物爭奪的危機。

主要以對話推動劇情,所以平鋪直敘,步調快速,人物塑造也因此明亮,也沒有安排許多高深的背景知識,規模也從埃及、俄羅斯,到西非和西班牙,劇情多頭並進,動作場面也不缺。全球化場面多線並行算是這類冒險小說的基本盤,《亞特蘭提斯密碼》這點幹的還不錯。

不過描寫深度還是不算足夠,解謎、陰謀、反派組織跟意圖,可以感覺得簡化甚多,許多環節也省略,比方說如何通知跟召集守護人,還有一些場景的描寫等等,雖然這要顧及節奏,總覺有些可惜。

主角羅爾茲夾在兩個女人雷絲麗跟娜塔夏中間,當然少不了風流韻事,但就角色戲分,和記者互動為多,督察則有點淪為冷面守護者的角色,就角色情緒算是合理但不能滿意,因為原本有些期待要看兩個女人唇槍舌戰,不過這不算多。羅爾茲最後選擇有點愕然,不過算合情合理。

至於劇情結尾,一切榮耀與旨意皆歸於上帝之舉,看來又是落入俗套了,前面營造的寫實思維與場景,和最後這超越人世的力量其實有些不搭軋,而難以認同。

總結,場面跟角色塑造都夠水準,故事刺激,文字平實不艱難,閱讀輕鬆,結尾可能是個盲點,不過仍可以一讀。

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胡桃鉗》-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 ( Mariinsky Ballet ) 2012年版

舞團: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 ( Mariinsky Ballet )
編舞:瓦西里伐伊諾能 ( Vasily Vainonen ) 依馬利斯.佩提帕 ( Marius Petipa ) 版本改編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瓦勒利.葛濟夫 ( Valery Gergiev )
樂團: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 ( Orchestra of the Mariinsky Theatre )
舞者:
亞麗娜.索莫娃 ( Alina Somova ) 飾演瑪莎公主 ( Masha the Princess )
弗拉基米爾.席克拉洛夫 ( Vladimir Shklyarov ) 飾演胡桃鉗王子 ( Nutcracker Prince )
拍製時間 / 地點:1994 年 / 聖彼得堡
購買地點:亞馬遜

自從 2012年底看了一場由奧萊西亞.諾維科娃 ( Olesya Novikova ) 領銜主跳的《胡桃鉗》,便對馬林斯基劇院的《胡桃鉗》念念不忘,恰逢亞馬遜丟出這版發行的訊息,不加思索便買下。


這一版基本上承襲了 1994年由拉莉莎.列日妮娜 ( Larissa Lezhnina ) 主跳,而同樣由伐伊諾能編排的那《胡桃鉗》特色與氛圍,不過運鏡跟燈光顯得更為現代化。

不過運鏡頗有可觀,但也有可議之處,可觀在於掃瞰舞台之麗,可議在於在強調不需強調處,在第一幕尤為明顯,小丑、洋娃娃再到小黑人三段獨舞不是抓拍上半身,就是在重點處改拍他處。

芭蕾眾芳譜:乙篇 ( Those Beautiful Ballerina, Part II )

伏爾泰曾云:君子的美德在於適量。余從無適量之美德,既不適量,所以也不是君子,故有此文。

排序依然無關舞團、姓名、國籍跟美貌,隨意亂排。



葉凱特琳娜.康多洛娃 
( Yekaterina Kondaurova )

馬林斯基管弦樂團指揮葛濟夫形容她是位奇妙 ( fantastic ) 的一位舞者。看過她演出天鵝湖火鳥的確如此,主因是她多以現代舞碼為主力,在古典舞碼中融入一股獨特的韻味因高挑的身型 ( 約177.5cm ) 和一頭耀眼的紅髮,舞迷稱她為大紅 ( Big Red ) 。

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戲夢人生》( The Puppetmaster ):不平凡的人,得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描述。

《戲夢人生》( The Puppetmaster )

導演:侯孝賢
編劇:侯孝賢、朱天文與吳念真
配樂:陳明章
演員: 
林強飾飾演李天祿 ( 青年 ) 
洪流飾飾演李天祿祖父
楊麗音飾演李天祿後母
蔡振南飾演李天祿父親

講述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一生,他生於大清、長在日治、逝斯民國,一個人就經歷三個時代。不過《戲夢人生》應該可以算是半個紀錄片,因為演到一半,先是出現李天祿本人的戲外音,敘說當時細節,爾後更出來現身說法。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天鵝湖》-蘇黎世芭蕾舞團 ( Zurich Ballet )

舞團:蘇黎世芭蕾舞團 ( Zurich Ballet )
編舞:漢茲.史波爾列 ( Heinz Spoerli ) 依馬利斯.佩提帕 ( Marius Petipa ) 版本改編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 ( Vladimir Fedosseyev )
樂團:蘇黎世歌劇院管弦樂團 ( Zurich Opera Orchestra )
舞者:
寶琳娜.賽米諾娃 ( Polina Semionova ) 飾演奧潔塔 ( Odett ) / 奧德莉 ( Odile )
史坦尼斯拉夫.傑馬可夫 ( Stanislav Jermakov )  飾演齊格飛 ( Siegfried )

一九八六年夏天,芝加哥公牛跌跌撞撞闖進季後賽,首輪和例行賽六十七勝,不可一世的綠衫軍:波士頓塞爾特人隊正面開幹,那時喬丹甫為二年級生,傷停六十四場復出,守他的人叫丹尼斯.強森 ( Dennis Johnson ),連續六次入選 NBA最佳防守五人的老資格名後衛,防守效果連魔術強森都受不了,絕非易與之輩,場地又是在波士頓自家主場,有地利之便,既能休生養息又有家鄉父老撐腰。


結果呢?第一戰,喬丹飆了四十九分,第二戰更幹下六十三分!截至今日依然是 NBA 史上季後賽最高單場得分,大鳥如是說:「今晚,是上帝喬裝成喬丹的模樣。」

( 但是人盡皆知的是大鳥素以垃圾話出名,又曰:下一場喬丹要再拿六十三分,他就回家吃自己云云。不過大鳥就是大鳥,真男人一個,說到做到,喬丹第三場只拿了十九分,公牛直落三淘汰。 )

繞了一大圈要講啥?用成語的話就是四個字:「獨木難支」是也,然後賽米諾娃在這裡面是上帝。


這一版《天鵝湖》由蘇黎世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漢茲.史波爾列執行編舞,賦予較為現代的風格,服裝跟佈景可見一斑,但是弱點跟缺點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