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十六屆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
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歷年來邀請的俱是名動天下,堪稱當代舞台代表,而這次舞者名單中,首次出現了妮可萊塔.曼妮 ( Nicoletta Manni ) 與季莫費.安德里亞申科 ( Timofej Andrijashenko )。
女士優先,必得先介紹她,妮可萊塔.曼妮這位統治史卡拉劇院芭蕾舞團垂十年之久的殿堂級舞者,此次翩然駕臨國家戲劇院,不啻為天使下凡。
此言毫不誇張,上半場難度極高的《大古典雙人舞》 ( Grand Pas Classique ),只見身著藍色tutu舞裙的曼妮小姐躍然台上,擄掠觀眾之心如「桌頂拈柑,簡單簡單」。
大古典雙人舞有一段是講究兩人舞步銜接時機,女舞者單腳腳尖站立,然後男舞者跳躍旋轉後雙雙轉為跪姿,兩人搭配堪稱默契十足,精準如齒輪咬合。
下半場的《卡拉瓦喬》 ( Caravaggio ),亦光芒四射,肢體穿梭天空與地面,律動如光線緩緩亙越樹葉,灑落於空間,配合起小提琴為主音樂,美的饗宴。
除曼妮鋒芒畢露,另外一位該晚猛將是墨西哥出身,曼妮之友的艾莉莎.卡雷歐.卡布瑞拉( Elisa Carrillo Cabrera ) ,她與米夏埃爾.卡尼斯金 ( Mikhail Kaniskin ) 聯手在下半場帶來的《Multiplicity. Forms of Silence and Emptiness》,是有必要多看兩眼的好戲。
這是在2017年的第十一屆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 ( 11th International Ballet Star Gala in Taip ) 以及隔一年的世界芭蕾舞星饗宴 ( International Ballet Star Gala ) 都奪人心魄,印象深刻的舞蹈,絕對是當晚最有趣的一段,配樂用巴哈名曲,男生是大提琴手,女生則是大提琴,整段模仿大提琴手彈奏模樣,加之以局限空間內跳舞,看的人不神往之,不可能。
而上半場的《Jeunehomme》,兩人化學作用,也是如魯米諾 ( Luminol, 一種發光化學試劑 ) 與氧化劑相遇後發出的幽藍色光,就像一條發光的溪流,令人屏息。
接著是寶琳娜.賽米諾娃 ( Polina Semionova ),這是參與第六屆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後,睽違十年才得復見的名人,年年等了又等,以為再也看不到她來台灣了,有種「火燒罟寮、全無望」的感覺。
所幸下半場的《卡門》 ( Carmen ) 則恢復正常,而卡門之中,必得提第一段男性獨舞,由馬丁.滕科特納 ( Martin ten Kortenaar ) 擔綱,在黑褲襯托下,其腿部線條與運動模式令人咋舌,這麼說吧,猶如看到黑曼巴蛇,極長、極快,又極毒的魅力。
多屆參與,從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崛起,一路征戰,目前慕尼黑巴伐利亞芭蕾舞團 ( Bayerische Staatsballett ) 披甲酣戰的洛麗塔.薩默斯凱爾斯 ( Laurretta Summerscales )與永那.阿科斯塔 ( Yonah Acosta )。這次上半場是抒情的《海盜雙人舞》( Cave Pas de Deux ),下半場是風趣可愛的,《園丁的女兒》 ( La Fille mal gardée ) 雙人舞。
這兩齣風格相悖的舞碼,兩人亦拿捏得極好,永那.阿科斯塔這位記憶中在舞台鑽天本事可比是小飛俠的人物,在上半場與老婆細膩溫情,令人微笑;下半場與老婆如火花初戀,令人害羞,能屈能伸,大丈夫也。
此次初來乍到的安娜.奧爾 ( Anna Ol ),領銜主跳《羅密歐與茱麗葉》 l 樓台會雙人舞 ( Romeo and Juliet Balcony Pas de Deux ) 與《Penumbra》,舞蹈俱是較為抒情與慢板風格,但其茱麗葉還是李麗芬的《愛不釋手》唱的一樣,「美得無處藏」。那種初戀般嬌羞與熱情,還是同樣一首歌的歌詞:「你情我願、你來我往,何等有幸配成雙」。
這次演出,整體觀眾反應較前幾年溫和,往昔謝幕掌聲與尖叫聲似來到搖滾樂團演唱會,這次倒是矜持起來,有種青春動感少年進入慈眉善目中年之感,難不成觀眾亦隨節目而老?謝幕還是搖滾樂團風格比較好啊~~~那是本節目的亮麗標誌。
21:40分結束,搭到22:16高鐵
演出節目
演出 : Nicoletta Manni / Timofej Andrijashenko
編舞 : Victor Gsovsky
音樂 : Daniel-Francois Auber
演出 : Anna Ol/ Jan Spunda
編舞:Rudi van Dantzig
音樂 : Sergei Prokofiev
*此版本台灣首演
演出 : Svetlana Lunkina / Ben Rudisin
編舞 : Keaton Leier
音樂 : Etudes for Piano and Cello No. 12, No. 8
作曲 : Suuvi and Paul Leonard-Morgan
*亞洲首演
編舞 : Uwe Scholz
音樂 :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 9 in E-Flat Major, K. 271 "Jeunehomme": II. Andantino
*台灣首演
演出 : Laurretta Summerscales / Yonah Acosta
編舞 : Marius Petipa
音樂 : Cesare Pugni and Riccardo Drigo
演出 : Polina Semionova/ Martin ten Kortenaar
編舞 : Petipa
音樂 : Peter Ilyitch Tchaikovsky
中場休息15分鐘
演出 : Svetlana Lunkina / Ben Rudisin
編舞:Petipa
音樂 : Peter Ilyitch Tchaikovsky
演出 : Anna Ol/ Jan Spunda
編舞:Remi Wörtmeyer
音樂 : Rachmaninoff《G 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第三樂章
*台灣首演
演出: Elisa Carrillo Cabrera / Mikhail Kaniskin
編舞: Nacho Duato
音樂: Johann Sebastian Bach
演出: Nicoletta Manni / Timofej Andrijashenko
編舞: Mauro Bigonzetti
音樂: Bruno Moretti
*2013年「柏林芭蕾舞團」全本舞劇卡拉瓦喬,台北首演
演出 : Polina Semionova/ Martin ten Kortenaar
編舞:Roland Petit
音樂 : Bizet
演出 : Laurretta Summerscales / Yonah Acosta
編舞:Frederick Ashton
音樂 : Ferdinand Hérold, , adapted and arranged by John Lanchbery
*台灣首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