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附庸風雅、又好聲色犬馬;必然班門弄斧、無疑野人獻曝。

BloggerAds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胡桃鉗》-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 The Royal Ballet ) 2001年版



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 The Royal Ballet )
編舞:彼得.萊特 ( Peter Wright ) 依列弗.伊凡諾夫 ( Lev Ivanov ) 版本而編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葉夫根尼.史維特蘭諾夫 ( Evgenii Svetlanov )
樂團: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 ( The 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
舞者:
吉田都 ( Miyako Yoshida ) 飾演糖梅仙子 ( The Sugar Plum Fairy )
喬納森.柯伯 ( Jonathan Cope ) 飾演王子 ( The Prince )
亞麗娜.科約卡魯 ( Alina Cojocaru ) 飾演克拉拉 ( Clara )
伊凡.浦特羅夫 ( Ivan Putrov ) 飾演胡桃鉗與漢斯彼得 ( The Nutcracker / Hans Peter )
拍攝時間 / 地點:2000 年 / 英國柯芬園劇院
購買地點:嘉義齊柏林


芭蕾舞劇」這一詞很好地點出芭蕾的一項要點,是舞蹈,但是又帶有戲劇成分。而這詞來說明俄國佬與英國佬的芭蕾風格差別就是,俄重舞、英重劇。形成這種差別是因為英國佬深厚的戲劇傳統深深影響了他們的芭蕾表演,而《胡桃鉗》恰恰是呈現這種對比的最佳例子,而綜觀英國舞團發行的影碟中,2001年發行的這版《胡桃鉗》則是其箇中翹楚

英國舞團發行的《胡桃鉗》幾以彼得.萊特編舞的版本為圭臬,他的編排與俄國最大的不同就是,克拉拉在第二幕中沒有換上芭蕾舞衣,跳起糖梅仙子之舞,還有就是胡桃鉗會變成真人,同時非常側重於魔幻氣氛。


整個故事內容跟俄羅斯的《胡桃鉗》有很大不同,影碟也很貼心地把故事梗概寫出來,底下就依照影碟再扼要寫出。

赫爾.杜西米爾 ( Herr Drosselmeyer ) 是一位魔術師與機械偶師,因設計的捕鼠器消滅了皇宮半數老鼠,引來鼠王報復,把他的外甥漢斯.彼得變成了胡桃鉗娃娃,為了解除詛咒,需要把鼠王幹掉,以及一位小女孩的愛。於是杜西米爾來到朋友家中,把胡桃鉗娃娃送給了克拉拉,半夜裡杜西米爾將客廳化為戰場,玩具兵跟鼠輩決戰,在克拉拉協助下,鼠王斃命,漢斯.彼得也化為人形,接著杜西米爾又把兩人經過雪之國而到了糖果王國。

在聖誕天使帶領下,兩人在糖果王國遇到了糖梅仙子與王子,彼得解說了他的冒險與克拉拉的幫助,於是他們一齊在糖果王國度過美好時光,最後克拉拉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彼得,而彼得最後也和杜西米爾重逢。
說到克拉拉,這一版的《胡桃鉗》重點有三個:第一個是亞麗娜.科約卡魯,第二則亞麗娜.科約卡魯,第三還是亞麗娜.科約卡魯


亞麗娜.科約卡魯,這位羅馬尼亞姑娘,屬於嬌小玲瓏的舞者,雖然身高不高,可是卻有無敵的清純容顏與氣質,許多舞評,總是不厭其煩地一再提到這點。這特色讓她扮起一些少女角色,如吉賽兒跟奧蘿拉,具有無可撼動的優勢,當然《胡桃鉗》裡的克拉拉,更是如斬瓜切菜般,所向無前!
除了麗質天生難自棄,科約卡魯在表情、手勢與動作上更下足功夫,演技和舞技同樣出色,像是第一幕裡剛拿到玩偶的欣喜,然後逗著小屁孩玩,最後被欺負,這場戲,只能用神乎其技來形容,而看完之後,除了驚嘆與滿足,真的是想把那位小屁孩吊起來打 ( 除了欺負正妹者要付出代價之外,小屁孩也真的很像小屁孩 )。
除了剛才舉的例子,科約卡魯無論是在茶之舞,還是,甚至是毆打鼠王,都是可愛得緊,然後因為亞麗娜.科約卡魯身材嬌小,所以「輕而易舉」,與其搭配的伊凡.浦特羅夫徹底發揮此一優勢,在兩人初次相遇的雙人舞,還有在雪花之舞中,都可見到科約卡魯宛如小精靈的優美身影。
另一位主角:糖梅仙子,則由日本人吉田都飾演,她克服身材上的劣勢,在英倫第一團出任首席,的確是有過人之處,雙人舞跟變奏都非常乾淨俐落。

除了科約卡魯等主要角色,以及在戲劇效果跟魔幻氣氛的營造上獨擅勝場,安東尼.道威爾 ( Anthony Dowell ) 這位在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1998年版《胡桃鉗》飾演胡桃鉗的傑出舞者,也粉墨登台,這次改當起魔術師杜西米爾,風采亦不減當年。


除了安東尼.道威爾這驚喜,跟鼠輩對幹時,雖然是娃娃兵,但其實武打效果作得挺不錯,槍砲刀械堪稱逼真,釘孤枝時鼠王更亮起傢伙,不過被無敵的克拉拉給奪走,這裡也很有趣,當然最好笑還是克拉拉毆打鼠王那一幕。

而《胡桃鉗》裡面兩場重要的群舞,雪花之舞,由於舞台較小,舞蹈也因此受限,不若馬林斯基跟波修瓦一樣,動輒滿場飛舞,顯得較為溫文,而且由於彼得跟克拉拉的戲份還滿重,很大段時間科約卡魯美妙的演繹壓倒了眾雪花的身影。

至於花之圓舞曲,也受限於舞台,因此登場的舞者數目較少,此外也參入克拉拉兩人的舞蹈,使得群舞受到兩位主角的壓抑,不過服飾非常精麗,舞蹈設計也值得一觀,足以彌補數目跟戲份的缺憾。
不過即使優點數不清,但是彼得.萊特這一版《胡桃鉗》主角二劃為四:克拉拉、糖梅仙子、王子與胡桃鉗。難免有戲分平衡問題,其中王子幾可作為襯底的角色,糖梅仙子也被削弱成雙人舞與獨舞,胡桃鉗還好,有第一幕雙人舞的展示,也在第二幕一開始解釋為何來到這裡這王國,最後還參與烏克蘭舞等等角色舞蹈,克拉拉則和胡桃鉗一樣,在茶之舞與蘆笛之舞等等角色舞蹈中皆有出現,戲份也不缺,但是基本上皆有掠他人之美之嫌,所以缺乏像俄版的一氣呵成與壓倒性的群舞之美。

不過這版既有可愛又迷人至極主角、各個角色的舞蹈也極其精彩、又有華麗的服飾與佈景,加上不同於常見俄羅斯版本的編排,無論如何都得收下,方無遺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