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附庸風雅、又好聲色犬馬;必然班門弄斧、無疑野人獻曝。

BloggerAds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吉賽兒》-史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 ( Corpo di Ballo del Teatro alla Scala )

舞團:史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 ( Corpo di Ballo del Teatro alla Scala )
編舞:伊薇特.夏維雷 ( Yvette Chauvire ) 依尚.柯拉里 ( Jean Coralli ) 與朱利斯.培羅 ( Jules Perrot ) 而編
作曲:阿道夫.夏爾.亞當 ( Adolphe Charles Adam )
指揮:大衛.柯爾曼  ( David Coleman )
樂團: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 ( Corps de Orchestra of the Teatro alla Scala )
舞者:
絲薇特蘭娜.札哈洛娃 ( Svetlana Zakharova ) 飾演吉賽兒 ( Giselle )
羅貝多.波爾 ( Roberto Bolle ) 飾演阿布萊希特伯爵 ( Count Albrecht )
瑪塔.羅瑪娜 ( Marta Romagna ) 飾演米爾莎 ( Myrtha )
維托里達梅托 ( Vittorio D'Amato ) 飾演赫瑞萊恩 ( Hilarion )
錄影地點 / 年分:Teatro degli Arcimboldi / 2005
購買地點:零國界

在昔年喬丹老兄帶領芝加哥公牛荼毒 NBA眾生靈的時候,來自鹽湖城的猶他爵士隊曾兩度差點就拔下牛角,以謝天下豪傑英雄。當時爵士就是卡爾.馬龍 ( Karl  Malone ) 與約翰.史托克頓 ( John Stockton ) 所領軍,兩人組合紮實有效,不過總覺少了分魅人的傳奇味道。

以這個例子來比喻,這張吉賽兒,大概可做如是觀,技術上幾無挑剔,唯情感上未讓人深深迷入。
這是波修瓦劇院芭蕾舞團譽滿全球的大紅牌首席:絲薇特蘭娜.札哈洛娃客座史卡拉劇院演出,並進而攝製三塊影碟其中之一,跟 2004年那版《天鵝湖》一樣,和史卡拉劇院俊美感人的羅貝多.波爾搭檔演出。
這兩位在這齣《吉賽兒》表演風格可以用高貴兩個字來形容,其他版本的吉賽兒或多或少都貼近青春少女,相較之下札哈洛娃和羅貝多.波爾則是一對成熟的情侶,硬要類比就像學生妹妹跟社會人士般。
札哈洛娃的演繹特別有種貴族式的底蘊,她的每個動作舒展與身體延伸,極盡自然而舒服,宛如白鶴緩緩張翅,代表性例子是第一幕那段單足點地獨舞的翩然模樣,還有就是和阿布萊希特戲玩之時,當然札哈洛娃的纖長身形、妝扮與藍色系的舞裙也幫了不少忙,一言以蔽之:「勝在貴也。」
除卻兩位主角,第一幕裡頭史卡拉的美術設計也值得注意,服裝與佈景可說色彩斑斕,令人覺此間農村物產豐饒,舞者的表現也讓人感覺村鄰間感情融洽。
最後非得再提一下札哈洛娃在演出吉賽兒發狂時的模樣,
其他舞者的感覺大概是心碎以致悲狂,札哈洛娃則是夾雜著憤恨的癲狂,令人為之一顫,足證她不僅舞技超群,演技也幾乎登峰造極。

第二幕,史卡拉的首席瑪塔.羅瑪娜飾演的鬼后米爾莎也跟札哈洛娃的吉賽兒一樣具有另一種形象,憂傷蒼白的模樣,如隨時會乘風而逝般,不過仍然覺得這角色應該要壓制全場,因為她是鬼后,一位統治幽冥世界的女王。
至於眾薇麗的群舞,雖然用上較暗色燈光,但意外展現出一種柔美氛圍,淡化幽靈的陰森感,。
( 這兩張截圖顏色都失真,實際沒這麼糟糕 )

札哈洛娃和波爾在第二幕的表現,波爾的情感傳達沒有特別強烈,有點覺得他沒太投入這段戀情,至於札哈洛娃的吉賽兒,技巧依然卓越,立定時雷劈不動,而且延續第一幕的給人感覺,角度與伸展之舒緩,且許多托舉時她是快要飛起來,而不是飄走,不過情感上的演繹,少了份人間感,仍有些許琢磨空間。


總的來說,札哈洛娃的吉賽兒,在技術上與感情上都宛若超脫人世般,因此非屬幽靈,而屬神靈。至於這張《吉賽兒》收藏順序大概在中間,不到馬上要收,但也不要忽略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